习总在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升级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信用云、公证云、文化云、医疗云……作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共享服务模式,云计算通过搭建数据平台、优化计算方式、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公共服务的便捷化水平。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第三大机场,也是中国最繁忙的机场。在这里,每天的航班流量达1700架次,而对应的停机位是300个左右。飞机从空中降落后,应该停在哪块停机坪?过去,机场调度员要把每个机位能停哪些机型、每个航班是哪个机型都记在脑中,然后根据经验把机位排上去。现在,被称为“航空大脑”的决策系统50秒内就能刷新机场2000架飞机的停机位安排,确保每个航班都能高效中转,帮助乘客顺畅登机,也为调度员分担了工作压力。这样的一个系统是靠什么高效运转的呢?答案就是云计算。
“云计算”其实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在云计算的环境下,用户无需知道自己是如何获得诸如上网、使用软件等计算服务的,这些服务就好像都集中在天上的“云”上,用户则可以像“抬头见云”一样方便地获取这些服务。因为这种高性能的计算资源很难找到边界,而且是弹性变化的,就像真实的云一样。
事实上,“云计算”是利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集群,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以免费或按需租用的方式提供的一种共享服务模式。“打个比方来说,在没有发电厂和电网的时代,每家每户都需要购买一台发电机。而现在人们只需要购买发电企业输送在电网上的电力。”阿里云副总裁刘松解释,云计算最基础的是计算能力,在数据时代,云计算正在成为像自来水和电力一样的公共服务,让任何企业、机构和个人只需要连上互联网就能获得计算能力。
中科院计算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志伟认为,云计算通过一种“按需租用”的方式,以同样或更低的成本带来了算力的极大提升,支撑了丰富应用场景的实现。“过去10年,中国互联网在云计算平台上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应用领跑世界。”刘松举例说,从2014年开始,铁路12306就把网站访问量最大的查询业务分担到“云端”。今年又进一步扩大了云端容量,现在几乎所有的查询访问都在云端进行,查询能力可以达到每秒40万次。“没有哪个场景比‘双11’和‘春运抢票’更能检验中国云计算的技术成熟度和服务能力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云的价值也日益了解,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催生了众多互联网创新,也让传统产业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云能弹性、按需地分配资源,使业务迅速规模化,大幅提升了协作效率,使用户更快地做出响应、更科学地优化工作流程、更高效地进行沟通。“当云计算成为一种公共服务,社会创新的成本也由此大幅降低。”徐志伟说。
云计算为什么能?有专家认为,云计算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谁率先使用云计算就代表着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权,这是云计算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
具体看,在技术层面上,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沉淀了海量用户数据和云计算相关技术,助推了模式创新;在发展模式上,政府、企业、个人对大规模计算资源的获取变得便捷和容易,从原来的大投入、长周期、重维护转变成一种便捷的“租用方式”,使计算资源不再成为用户业务创新的瓶颈;在管理方面,云计算能够打破原来的不同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孤岛”,支撑管理更加扁平化,用户转型为云和数据管理团队,更加聚焦于如何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赋能企业的业务创新。
“政府带头创造出采用新技术的氛围,使创新力在新技术领域通过云计算的平台模式得到释放,云计算的创新生态发展迅速。”刘松说。
据介绍,目前我国有超过65%的省市建立了政务云平台,平台通过数据打通,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让数据跑腿代替了群众跑路。如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政务云”使省级部门间数据共享比例从之前的不足4%提高到83%,群众办理的100个高频事项所需要提交的证照材料将减少七成;在杭州,通过“城市大脑”管理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了15.3%,萧山区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了一半。
“数据孤岛是长期困扰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难题。”浙江省政协吴晶表示,“‘浙江政务云’、杭州‘城市大脑’等智能化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大力推进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推动政务信息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互认共享,初步形成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的公共管理与服务机制。”
近年来,各地政务上云、企业上云十分活跃。徐志伟表示,“中国在云计算应用方面已经世界领先,但是在存储芯片、应用框架软件、数据库管理等基础软硬件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全球市场,中国云计算公司仍处于追赶状态,今后有望借助服务‘一带一路’的机遇加速发展。”
徐志伟认为,未来云计算需要在三个方面争取进一步突破:效率、品质和安全。其中,效率的提升既有赖于技术上的突破,也有赖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品质的提升则要解决好性能波动的问题,让用户体验更趋一致;而安全问题则可能是今后云计算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对于信用云、医疗云、文化云等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云应用来说,其庞大的数据库往往涵盖百万级乃至千万级的用户,身份信息、医疗记录等数据价值很高,所以是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亚信安全通用安全产品总经理童宁表示,另一方面,云计算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保护信息或网络的安全和云计算环境本身的安全。
童宁认为,云安全通过在安全机制上的性创新,能够极大地提升政府、企业和个人抵御安全威胁的能力。“云安全技术应用后,识别和查杀病毒不再仅仅依靠本地硬盘中的病毒库,而是依靠庞大的网络服务,实时进行采集、分析以及处理,将整个互联网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的杀毒软件。”童宁说。
“云计算还面临不同行业应用模式复杂性的挑战,打通、融合、运用数据也是释放云计算与大数据价值的关键点。”刘松说,“虽然挑战存在,但云计算已经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平台型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拥抱云计算将带来更多的机会。”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云计算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核心技术深化,包括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计算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二是生态体系的丰富,在服务数字中国、促进实体经济转型方面形成更多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
而对于公众来说,云计算将成为藏在一切数字生活背后的“动力”,未来每个人的生活都将与云计算紧密相连。下一次,当我们在机场庞大的旅客流、飞机流中高效中转、顺畅登机时,不妨思考一下云计算的神奇能力。(记者 谷业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