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第71集团军某旅驻训场上,正在与战友搬卸物资的副连长小吴擦擦汗,连忙接起一名营领导的电话。
放下电话,顾不上手头物资搬运的工作还没完成,小吴连忙取出保密手机,开始了当天的例行“安全打卡”——“检查车场,看有没有车辆违规停放问题”“检查连部,看有没有涉密资料未及时入柜存放问题”……
从车场到宿舍库房,一路走一路拍,尽管没有发现问题,还是要认真写好工作记录,然后连图片一起点击发送。总算完成了今天的“安全打卡”,小吴的心里却感觉不到轻松,对这项工作有些“又爱又烦”。
此前,旅队开始尝试开展每日“安全打卡”。各连指定一名值班安全员,每天查找全营安全隐患,大到装备维护保养、训练安全管理,小至涉密载体、文件通知的使用管理等,拍照并撰写工作记录,每天发到名为“安全管理”的内网群聊中进行汇总。
“起初,通过每日‘安全打卡’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隐患,大家集思广益、相互提醒,对开展基层安全管理工作发挥了很好的督促帮助作用,也为机关相关部门提供了参考和导向。”小吴告诉笔者,那段时间,大家还留意到,哪个单位“安全打卡”做得更全面更细致,哪个单位就不用常被机关检查。而那些不太重视这项工作的单位,则可能会被机关认为“存在安全隐患”,进而成为检查督导的重点单位。
随着基层普遍重视此项工作,每日“安全打卡”也开始固化为一项制度。各单位为了表明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都会指定值班安全员完成这项任务。机关相关部门也会经常在群里督促:“还没打卡的单位抓紧落实!”
可时间一长,随着基层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一些常见隐患问题得到有效根治,加上基层事务多、任务重,有时工作压茬进行,基层每日“安全打卡”工作的质效也开始出现下滑。比如,有的安全员没发现什么问题,每天还是要按照格式体例进行上报;有的为了每天都有“成果”,分批分次上报不起眼的小问题;甚至有的为完成任务,自己“制造”问题后再拍照“打卡”上报……
旅领导了解情况后,对此高度重视。大家研究感到,当一项举措效果不好时,盲目坚持下去只会流于形式,甚至成为困扰基层的“新五多”。对此,一定要硬起手腕及时纠治。
他们对机关相关部门硬性“打卡”的要求进行叫停,明确规定,开展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基层官兵发现问题就及时通过“打卡”进行反映,没发现问题就没必要强制进行“打卡”。旅党委对机关工作作风进行整治,要求机关各部门检查基层工作开展情况,要注重深入一线、脱鞋下田、末端问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价和有效指导帮带,帮助基层排查解决每一处细节隐患,决不能坐在办公室“指尖”办公,仅靠诸如“打卡”等方式来进行检查评比。
如今,小吴这些值班安全员再也不用硬着头皮开展工作了,大家有问题就及时上报,没问题就不用非要“打卡”。“安全打卡”也变成了机关针对小散远单位随机抽查的一种辅助手段,基层官兵对机关常下基层一线指导工作的做法表示认可。
一天夜里,童排长按照查哨安排,分两次对哨位和官兵就寝情况进行检查。由于此前忙于准备外训物资,他一直加班忙到凌晨才回来,导致两次查铺查哨的时间均在零点以后。
本以为并无大碍,可在随后的机关通报中,他却“榜上有名”,理由是“按照平常惯例,上半夜应进行一次查铺查哨,目前存在漏查情况”。
相关规定明确:查铺查哨每夜不少于两次,其中一次必须在熄灯后两小时至次日起床前一小时之间进行。“规定只对其中一次的查铺查哨时段作了要求,而且我查铺查哨的时间都在规定的时段内,为何被批评?”童排长很是郁闷。
原来,区分上下半夜查铺查哨是该旅的“惯例”。那次检查,与童排长情况类似被批评的并非个例。比如,一个连队夜训较晚,次日起床时间稍有推迟,该连干部以推迟后的时间区间为准进行查铺查哨,也受到检查组批评。
“刻意规定时段容易使查哨时间相对固定,哨兵了解查哨规律后,警惕性就会降低,出现安全隐患”“应该以条令明确的查铺查哨时间为准,不该另行设立‘补充条款’,或是搞土规定”……一次基层恳谈会上,官兵代表直言不讳指出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对此,也有机关人员感到:区分上下半夜查铺查哨,可以防止个别查哨人员在落实制度时打“擦边球”,避免出现只查一次了事的“合并式”查哨或查一次补两次的“补签式”查哨等情况。
“解决复杂问题不能仅靠简单操作,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该旅党委了解情况后,讨论感到,抓建基层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涉及到条令条例中“通常”“一般”等概括性词语,机关相关部门可结合单位情况适度增设“补充条款”用以二次规范。但倘若单纯图方便,不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只是简单地“一刀切”处理,那么“补充条款”不仅不能起到应有作用,还可能“好心办坏事”,给基层增加负担。
“机关与基层双向奔赴,单位建设才能蒸蒸日上。”该旅部队管理科一名参谋告诉记者,他们对照学习《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内务条令》等法规制度,广泛倾听基层声音,综合考虑执行任务实际情况,举一反三优化工作机制,对其他各个方面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受到基层官兵认可。
今年驻训,各营连查铺查哨秩序更加正规,哨兵的警惕性明显提高。某次夜间应急处突训练中,面对潜伏的“歹徒”,哨兵敏锐察觉异常,第一时间拉响警报,应急分队迅速出动,成功处置了特情。
7月9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近日顺利完成深海试验航次。这是国内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首次在4000米以深海底开展深海矿产资源试开采试验,验证了“开拓二号”技术性能已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我国持续实施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等高端、创新领域标准研制,着力填补创新领域标准空白。
“然而,如何针对应用场景的需求,实现段基因尺度DNA在基因组的高效精准整合,仍然是整个基因工程领域亟须突破的难题。该工具能够高效精准整合多种哺乳动物细胞中段基因,成功实现了以RNA为媒介的功能基因在多种哺乳动物基因组的精准写入。
记者从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获悉,7月9日,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奖个人奖由该中心授予“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以表彰其领导最灵敏射电望远镜项目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必须加强基础研究;而加强基础研究,增加经费投入是关键。在空间科学领域,“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
9日,应急管理部组织视频调度会,连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局,分析研判近期强降雨及洪水发展形势,针对性部署当前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面对发展和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既关乎民族永续发展,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拔尖计划”最早于2009年由教育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联合启动,旨在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助力学生成长为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
一个优秀的科创人才,仅仅拥有科学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培养科创人才的关键在于锻造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个性化的兴趣与人格。
7月7日晚10点,长沙理工大学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内灯火通明。实验室主任蒋昌波正带领科研团队紧盯着实验室内智慧洞庭信息化平台上的数据,不时做着演算和记录。
为规范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行为,促进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健康发展,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分委员会研究编制并于8日发布了《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供相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发射升空仅2周的中法天文卫星(SVOM,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经过在轨测试,卫星平台工作正常,并与地面40多个甚高频(VHF)快速通信站建立了实时连接,中法双方四台有效载荷均已完成开机测试。
对全球10亿人来说,头痛、恶心、视力模糊和持续数天的疲劳可能会使他们变得虚弱。”论文通讯作者、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神经科学家Maiken Nedergaard说:“偏头痛实际上是有保护作用的,因为它告诉人们需要休息、恢复和睡眠。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获悉:由全国饮食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饭店协会牵头制定的《中央厨房 建设要求》《中央厨房 运营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近日获批发布,10月1日起实施。
《通知》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依法开展的地质勘查工作,执行更加严格的绿色勘查标准和要求。各级自然资源、林草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申请地质勘查临时使用或占用林地、草原、湿地等的审核审批和复垦监管,加强部门间审批协作联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快审批进度,更好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内地质勘查项目落地。
进入夏季后,天气变得炎热,人们倾向于前往游泳场所或待在有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内活动。专家提示,在这些场所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避免相关疾病发生。
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团队报告了一种解码“材料基因组”的新方法。至关重要的是,SRO提供了详细的原子级蓝图,增强了人们对材料行为的计算模拟、建模和最终预测的能力。
7月1日,载誉归来的李德仁院士在武汉大学作了名为《爱我中华,科技报国》的专题报告。报告会上,武汉大学黄泰岩号召全校师生以李德仁院士为榜样,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开始尝试用AI查资料、润色句子,甚至用AI论文。作为国内第一批尝试“用AI检测AI”的高校,华北电力大学与知网合作,开发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检测服务系统”,专门用于检测本校2024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使用AI生成的情况。
海草床贮存碳的效率比森林高90倍,具有水质净化和调控功能,是保护海岸的天然屏障仲夏时节,漫步在黄渤海海域近岸,可见成片盛开着花朵的海草床。要想恢复“海底草原”,亟待加强保护,如建立保护区;也需开展生态修复,即“海底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