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务院6月10日消息,当日美国和波兰联合成立一个新的乌克兰通讯小组(UCG),总部设在华沙,旨在帮助乌克兰抵御俄乌冲突中的信息战攻击。美官方表示,UCG将召集伙伴国政府,协调信息传递,反击虚假信息,促进基于事实的报道,扩大乌克兰的声音。
据ExecutiveGov网6月7日消息,由MITRE、云安全联盟(CSA)、先进技术学术研究中心(ATARC)和IT收购咨询委员会(IT-AAC)组成的云安全工作组5日发布《国家云网络信息流计划》报告指出,美国数据和系统持续向商业云环境迁移已经降低了政府监控和应对国家网络威胁的能力。对此,该计划提议促进美国网络司令部、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等政府机构与谷歌、亚马逊网络服务和微软等主要云服务提供商间的信息共享。下一步将讨论的议题包括必须共享哪些信息、哪些组织应提供这些信息以及哪些联邦机构应赞助该行动。
据欧盟委员会6月10日消息,欧盟委员会在芬兰启动“目的地地球”(DestinE)初始系统的运行。该初始系统三大部分主要功能如下:DestinE核心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访问其工具和应用程序的服务;天气和地球物理极端事件和气候适应两大数字孪生系统,可提供支持场景分析和测试的高分辨率数据;DestinE数据湖,将提供对大量DestinE数字孪生数据和欧盟太空计划等其他数据源的访问。据悉,DestinE计划于2022年启动,旨在开发一个高度精确的数字孪生地球,更好地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适应气候变化,未来该系统将开发出更多组件,预计2030年完成地球的完整数字复制。
据NewAtlas网6月8日消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人员使用GPT-4模型破解零日(0day)安全漏洞。零日漏洞是指尚未被发现的漏洞。此前,该组研究人员已尝试使用GPT-4模型破解已知漏洞,如果给出常见漏洞列表,GPT-4能够自行利用 87% 的严重程度极高的漏洞。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分层规划和任务特定代理(HPTSA)方法破解零日漏洞。HPTSA不会指派单个大语言模型代理来解决许多复杂任务,而是使用“规划代理”来监督整个过程,并启动多个针对特定任务的“子代理”。经过测试,这种方式对于漏洞的利用效率比使用单个大语言模型高出550%。然而,研究人员指出,在聊天机器人模式下,GPT-4无法独自破解任何漏洞。
据MeriTalk网6月10日消息,美国国防部首席数字和人工智能办公室(CDAO)公开招募行业合作伙伴,以加强整个部门的人工智能治理。此次征集旨在对国防部内部的人工智能治理机制进行分析,并开发工具,为国防部各部门提供关于人工智能治理的建议及落实建议。相关工作旨在帮助CDAO随时了解整个国防部的人工智能治理实践。
据TechXplore网6月10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框架可以更快、更可扩展地解决复杂、计算密集型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使用无监督学习和超图神经网络的框架“HypOp”。该框架使用无监督学习和超图神经网络,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方法难以处理的组合优化问题。这些问题在科学和工程领域至关重要,如药物发现、芯片设计、逻辑验证和物流等。HypOp的关键创新在于其新引入的分布式算法,使得多个计算单元可以并行、高效地解决问题,并通过超图神经网络更好地对问题约束进行建模。这一框架还利用迁移学习,从一种问题中学到的知识可以帮助解决其他不同但相关的问题。HypOp不仅展现了AI在复杂问题解决中的潜力,还体现了AI迁移学习在不同领域应用中的广泛适用性和高效性。
据genengnews网6月10日消息,美国博德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开发出改进版的先导编辑技术eePASSIGE,可有效插入或替换人类细胞中的整个基因(或基因大小的DNA片段)。该技术结合了先导基因编辑技术和新型重组酶,基因编辑效率比类似方法高出数倍,并在理论上可为同一基因上数百种不同突变引起的疾病设计单一基因疗法,或是实现靶向基因整合的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期刊。
据Cell官网6月8日消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提出可预测全球微生物群中抗菌肽的机器学习方法,并创建了包含近100万种候选抗菌肽序列库AMPSphere。该团队从中合成了100种抗菌肽,其中63种能够特异性地完全抑制一种病原体生长。该研究证明了人工智能方法从全球微生物组中鉴定功能性抗菌肽的能力。
据DeepTech深科技公众号6月9日消息,香港科技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出可通过触碰检测心电信号的微纳米生物电子纤维。该纤维可贴合于和多种生物组织表面进行长时间电生理监测,还可用于生物电子界面以增强皮肤的感知功能和触觉功能。该团队还研发出一种自适应打印技术,可按需将该电子界面个性化地打印到或生物组织表面,有助于推动绿色可持续的自定义生物电子器件的研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Electronics期刊。
据科学网6月10日消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新型纳米医疗芯片,可快速检测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s)内PD-L1基因表达以及肿瘤细胞响应免疫细胞的行为表型,并进一步对患者来源的CTCs进行亚群划分,依此预测肺癌患者对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组织活检技术相比,该方法临床准确率在90%以上。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NAS期刊。
据中国能源报6月10日消息,挪威稀土公司称,发现了欧洲最大的稀土矿。初步调查显示,在奥斯陆西南约108公里处发现了约880万吨稀土,据估算,其中17%为钕和镨(用于生产高性能磁体的稀土,是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机等清洁能源设备必需稀土)。挪威稀土公司计划于2030年开始第一开采阶段,并在矿场附近建立试点工厂加工矿产,该公司的目标是满足欧盟约10%的稀土需求。
据E Small Data 6月8日消息,菲律宾能源部根据2022年7月24日第116号行政命令、2022年2月28日第164号行政命令和2023年8月8日第134号众议院决议,宣布成立核能处。该机构隶属于菲律宾能源利用管理局,包括资源规划、开发和评价科,资源利用和监测科两个科,人员少于10人,负责促进、制定和实施推进核能利用的计划和方案,包括与菲律宾核研究所(PNRI)和其他相关政府机构(如美国等)协调,制定和实施核能战略计划和政策。
据中核智库6月8日消息,芬兰稳定能源公司(Steady Energy)计划于2025年启动用于供暖的模块化小型压水堆LRD-50模拟装置建设,候选场址有三个,分别位于赫尔辛基市、库奥皮奥市(Kuopio)和拉赫蒂市(Lahti)。该模拟装置将是LRD-50的全尺寸模型。与实际反应堆不同,它将使用电加热元件在反应堆内产生热量,而非使用核燃料,主要用于测试小堆运行特性。此前,稳定能源公司已与赫尔辛基市海伦电力公司(Helen)和库奥皮奥能源公司(Kuopio Energy)签署了建设多达15座小堆的意向书。稳定能源公司衍生于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主要负责推进该中心LRD-50小堆商业化应用。LRD-50热功率为5万千瓦,将在150℃左右的温度下运行,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区域供热、海水淡化等。
据中国能源报6月11日消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与秦山核电合作,提出“利用高中子通量商用坎杜堆辐照低浓铀靶件生产医用钼-99”的全新思路,先后攻克适用于坎杜堆辐照的低浓铀靶件设计与制备、靶件溶解、裂变钼-99提取、工艺设备研制等关键技术,成功获得满足医用要求的钼-99样品(核纯度99%)。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核电站商用堆生产医用裂变钼-99关键技术的国家,有望扭转我国医用钼-99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医用钼-99国产化。据悉,锝-99m被誉为核医学“诊断专家”,可用于身体脏器的显像和功能检查,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诊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医用钼-99是获得锝-99m的最佳来源。
据美国防部官网6月10日消息,美韩在首尔召开第三次核磋商小组(NCG)会议。此次会议上,双方对延伸威慑各领域,包括信息共享、协商机制、联合规划与执行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双方重申将继续密切合作,加强联合威慑和防御态势,并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提高美国在朝鲜半岛周边战略资产部署的可见性,同时还要开展美韩常规与核一体化(CNI)演习和训练。据报道,NCG是为落实2023年4月美韩签署的《华盛顿宣言》而成立,是一个持久的双边磋商机构,旨在加强美韩同盟和扩大威慑。
据雷神公司官网6月10日消息,该公司近日获得美海军一份价值6.77亿美元的合同,将继续为美海军生产7台AN/SPY-6(V) 雷达。该雷达是SPY-6雷达家族的杰出代表,是全球首部一体化有源相控阵防空反导雷达,装备于美海军“阿利·伯克”III型驱逐舰上,以取代“宙斯盾”系统中服役30余年的AN/SPY-1D雷达,是美海军本世纪水面主战舰的的骨干电子装备。
据环球时报6月11日消息,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最新一轮“海外巡访训练”任务中,为训练舰“鹿岛”号和“岛风”号配备了“星链”互联网卫星通信天线。日本自卫队舰艇由此开始试用美国SpaceX的“星链”网络服务。按照计划,这两艘训练舰将在175天的“海外巡访训练”任务中停靠11国港口。其间,海上自卫队将试用“星链”上网服务,评估海上通信功能和相关设备的可靠性以及正式投入应用的可能性。海上自卫队宣称,计划在今后3年内为大约90%的水面舰艇装备“星链”信号接收终端。
据DefenseNews网站6月10日消息,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称,俄罗斯一架“苏”-57战斗机在距离俄乌冲突前线余千米外的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阿赫图宾斯克机场首次被乌方武器命中。同时,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公布了盖机场的卫星图像作为证据。图像显示,一架停放于阿赫图宾斯克机场的“苏”-57战机已被摧毁,周边留有火灾后的燃烧痕迹。目前,乌方尚未公开具体武器以及打击细节。
据Breaking Defense网站6月10日消息,美陆军发布征求意见(RFI)文件,寻求能够执行侦察和攻击任务的大型无人机,以满足航空部队调整后能力需求。文件信息显示,大型无人飞行系统(UAS)重量超过600千克,能够搭载多种载荷并执行长距离任务,飞行高度达6100米,飞行距离926千米,并要求具有短距起飞和着陆(STOL)功能。美陆军强调,这些无人机将被用于侦察、监视、安全、攻击、精准打击、情报收集及指管等多种任务,支持大规模作战行动。这一举措标志着美军对于无人机技术的重视,并展现其在未来战场上的战略布局。
据TheDefensePost网站6月10日消息,德国Diehl Defence公司推出新型“适应性强、网络化、智能化、消耗性”(FEANIX)轻量级遥控运载无人机系统。FEANIX无人机重约300千克,支持在地面和海上部署发射。同时,该无人机采用模块化架构,可根据任务需求集成传感器、武器等装备。该公司表示,该无人机将支持欧洲“未来作战空中系统”(FCAS)项目,用于为下一代战机提供协同作战、通信中继、防区外辅助、装备运载等能力。
据Space网站6月8日消息,美太空快速能力办公室与20家公司签订了总价值10亿美元的无限期交付/无限期数量(IDIQ)多年合同,用于研发快速韧性指挥控制(R2C2)系统。R2C2系统是基于商业云架构的下一代地面系统,将为动态太空作战任务提供支持。R2C2系统建立在企业地面服务(EGS)和地面指挥、控制和通信(GC3)系统上,并将加强两种系统的融合能力,以实现统一的指挥和控制。
据Space网站6月8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成功发射第172批22颗微版“星链”v2.0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6593颗,其中包括1879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6138颗“星链”在轨。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4年的第61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83次发射。
美国SpaceX公司发射第173批20颗微版“星链”v2.0卫星,包括13颗具备直连手机功能的卫星
据SpaceTv网站6月8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成功发射第173批20颗微版“星链”v2.0卫星,包括13颗具备直接手机功能的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6613颗,其中包括1899颗微版“星链”v2.0卫星以及64颗具备直连手机功能的“星链”卫星。目前,大约有6153颗“星链”在轨。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4年的第62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84次发射。
据站6月6日消息,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材料,能够通过余辉(afterglow)发光效应记录机械应力历史。这种材料无需电源或复杂设备,易于与物联网技术结合,有助于监测老化基础设施,预防事故,延长结构寿命。该材料名为Li0.12Na0.88NbO3(LNNO),具有机械应力记录功能,能够捕捉应力的历史分布。研究人员通过将LNNO作为涂层应用于物体表面,并用手电筒照射,测量产生的余晖,以获取过去的应力信息。LNNO在五个月的时间内仍能保持应力信息,有助于降低结构诊断成本,提高效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上。
据thenextweb网站6月10日消息,德国初创公司ARX Robotics获得北约创新基金(NIF)900万欧元的种子投资,用于研发无人地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外形类似小型坦克,能够搭载雷达、扫雷设备或医疗担架等装备,具备模块化设计,可快速配置并自主移动。此外,这些机器人可通过软件互联,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自主移动,同时支持远程控制。ARX Robotics的机器人分为四种型号,最大型号能承载500公斤载荷。这些机器人售价在3万至15万欧元之间,具有成本效益,可大规模生产并部署于国防和人道主义领域。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